春季,是萬物復(fù)蘇、生長的季節(jié),隨著氣溫逐漸回暖,我們的身體也進入了最為活躍的狀態(tài)。然而,春季多風,特別是北方地區(qū),春燥尤為明顯,容易出現(xiàn)臉上長痘,口舌生瘡,眼睛干癢,嗓子疼等情況。
首先就是,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。我們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等問題,可以通過聽音樂、冥想、呼吸練習(xí)等方式來實現(xiàn)。其次是要規(guī)律作息,保持充足的睡眠,盡量少熬夜。天氣回暖后,可以進行適當?shù)膽敉膺\動,如慢跑、太極拳、跳繩等,提高身體素質(zhì)。
在飲食方面,建議保持飲食清淡,減少油炸、烤肉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入。同時,要避免春季養(yǎng)生的兩個誤區(qū):
1、一上火就吃解毒丸:在春天,很多人容易上火,有些人一上火就吃解毒丸,亂用降火藥,這是最大的“滅火”禁忌。其實,有些看似“上火”的癥狀,并不是上火,例如便秘,或許是體虛的表現(xiàn)。
2、“春捂”不當: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凍,做起來卻出現(xiàn)兩個極端:年輕人不捂,早早就穿起單衣和單鞋;老人、小孩卻容易捂過頭,捂出了汗還“頑固”地不脫衣服。
春季穿著應(yīng)注意“下厚上薄”,捂的重點在于頭部、足底。
同時,“春捂”要注意以下兩點:
1、別急著“換季”。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,等氣溫穩(wěn)定了再收起來。隨時增減衣物。春天氣候變化異常,早晚溫差大。可以帶件衣服備用,晚上睡覺時搭條小毛毯,避免寒氣損傷陽氣。
2、別捂出汗。捂過頭了也會導(dǎo)致感冒、抵抗力下降。
谷醫(yī)堂專家認為,春天是陽氣升發(fā)的時候,需要保護好體內(nèi)的陽氣,避免外邪的侵入,所以要“春不貪寐”,即春天不要睡得過多,也不要睡得過少,要適應(yīng)自然界的晝夜變化,早睡早起,才能養(yǎng)生延年。